发布时间:2017-08-30 08:26
来源:本站 浏览:次
虽然说是地地道道的大荔人,红旗水库却还是第一次听说。我是朋友相邀去游玩的。水库其实并不远,就在城北13公里,铁镰山下,坡底村李家庄的北边。
水库是南北走向,汇雨季的沟水成湖。堤坝东西走向,并不高,就十几米吧。车在坝东一处稍宽处停了,方一下车,我就惊得眼都直了,呵,这不就是一幅画吗!嫩绿的水草从远处狭窄的沟底呈八字型铺展开来,至谷口处约有一百多米宽。水域面积看去并不大。可能是因为天旱吧,水很浅,四周曾是水的地方便郁郁地生出许多荒草来,都不高,贴着地皮长的,极像人工植的草皮,但又比草皮生出许多灵性来。记得明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零汀洋时长叹身如浮萍,比喻着孤单无力,但看这百亩浮萍紧紧地铺展在一起,便显出了厚厚的生机。记得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里说过想在草坪上“打几个滚,踢几脚球”,我现在确确实实有这种想法。打滚是不可能的了,年龄太大,打出来的态势绝对没有小孩可爱,踢球也是不可能的,没球!但躺下来拍个照,素面朝天,遐想与白云对酌还是可以的。心中这样想了便随意做来。草尖稍稍硬了些,隔着衣服都能感觉得到,微微的,不觉痛,只是麻酥酥的,好像每一个草尖都正对着身体的某个穴位。嘿,纯天然按摩,这感觉棒棒哒! 可惜同行友人摄影技术太差,照片拍得不理想,挑来挑去都没有可以发得了朋友圈的,只好以羊儿代替了。哎,怪伤心的,羊都比我好看。
那群羊是忽然从堤坝上下来的。那时,我们正在拍照,朋友忽然像个孩子一样说:“看,羊!”我转头看去,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羊群已经转过堤坝,正沿着石砌的缓坡边啃草边走过来,正眼都不看我们。真是够恬淡的,看到几个异物侵入你们的地盘,不围观,你好歹看一眼啊。我举起手机要拍照,朋友说,“没劲,羊不白,黑不咙咚的,拍出来也不好看。”我心里笑这位老兄痴:拜托哎,又不是宠物羊,所以羊群像一片白云的说法,只能是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的。但这群不是很黑不溜秋的羊还是让这个寂寞的荒山沟有了生命的感觉,是个典型的草原缩影,有草,还有水泡子,《狼图腾》里的草原不就是这样的吗?站在坝上,嫩草茵茵。我之所以不说绿草茵茵,是因为那草确实嫩。尤其是从谷口出来,呈八字漫延开去的那一片,如初春的柳芽般嫩,明晃晃的一大片,仿佛每一片草叶上都跳动着阳光,无数的光又反射出去,使得本来阴暗的谷口变得一片豁亮。倘若是早晨呢,草上定飘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像笼着轻纱的梦。而有月光的晚上呢,“月笼寒水夜笼纱”,那种静谧一定是美得连我都不敢想像了。当然,前提是没有蚊子。我们是在渐渐聚拢的蚊群的进攻下离开的,因为,虽热喜欢,但也不想成为蚊子的大餐。
回来的车上,当地一位朋友说:“红旗水库是文革的时候修的,主要是利用天然的沟壑地型,把从铁镰山上冲下的洪水蓄积起来,一则为了保护山下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二则当洛惠渠水量不足时,可以帮忙解决灌溉之需。难得的幽静呵,你们可以周未带朋友来,带点食物,拿个钓杆玩一天,还是很舒心的。如果这个地方以后开发出来,有山,有水,有草,纯天然的,再弄几条小船,那景色有多好,你想去吧。”
嘿嘿,三五好友,几根钓杆,一只小舟,与绿水对话,邀白云对酌,醉酒柳下,岂不是躺在了唐诗宋词里?记得明人张岱的《湖心亭记》写的也是这种情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倘若有人在库周围投资,修建徽式古建筑,修建德国的格林小镇和意大利威尼斯式风情建筑,让游人远离喧嚣和浮华后,享受数回静谧和安逸又该多好呵!听说前多年考古发现,谷底的崖上曾是华州旧址李润堡,就此做些旅游开发项目,岂不更有文化内涵?我方遐思玩穿越时空,小车已自下坡向南驰去。再见,红旗水库,我会再来的,那时,经了开发打扮,你定会如明珠般璀璨,惹来游人如织。(雷宁侠 2017.8.18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