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出征合照,登上大巴的那一刻,范家镇中心小学变得逐渐清晰起来。“支教”不再是隔着屏幕的烂漫笑脸,而是扑面的暑气,是队员们抑制不住的激动。
孩子们正式来了,才感觉这个学校有了生机。队员们都精神抖擞地准备着各自的工作。大家难免有一丝新奇,心里想着用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一节课又该设计哪些环节,每一节课都要对得起信任我们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呀!等到开始上课了,才发现原来40分钟真的很短。在哨声里结束一节课,又带着孩子们的期待赶向另一个班级。“老师,今天我们学什么单词呀?”“老师,我作业得了100分!”“老师,老师…”孩子们围在身边,都想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也会更认真完成作业。这当然是让老师们感到欣慰的事。作为支教老师,我觉得重点并不是提高孩子们的卷面成绩。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解决孩子们的疑惑,为孩子们打开那扇能望向外面世界的窗户。比起“听老师的话”的孩子,我更喜欢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甚至想要把每一个孩子都改造成“不守规矩”的孩子。有疑惑,有困难,鼓励孩子们向老师提出来。就算孩子们不在身边,都会感觉到耳边传来一阵阵孩子们的声音。
除主要课程外,我们开设丰富多样的百科课,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老师们上课形式多变有趣,会尽力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尽可能让更多孩子参与课堂。孩子们学得很快乐。人文课程,认识民族,海洋课,认识海洋生物,……缠着老师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上课不敢举手的;不敢问老师问题的,都渐渐变得开朗起来。给孩子树立自信心,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作为支教老师,我们有责任尽力去为孩子们带来关爱。
作为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心里的想法会更多。他们和我弟弟年龄相仿,在和小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就更加端不起一个严肃老师的架子。短短两三天,大家就熟络了,但是问题也就来了:吵架的,打架的,不值日的,不写作业的,上课神游教室外的。解决矛盾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分享了孩子们的小秘密,有挂着眼泪不认错的,还有撅着嘴道歉的,这些小孩子的一举一动,在我眼里都很可爱。和我的搭档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天天和孩子们斗智斗勇。作为护娃使者,每天要确保孩子们安全在校,安全送到家长手里。不能热着了,不能晒着了,运动会的时候替孩子们撑着伞;给长痱子的孩子抹痱子粉;送不舒服的孩子回家……要让四年级一班号列车每天安全行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是孩子们露出纯真笑容的时候,却是一件成就感满满的事儿。
支教生活已然进入倒计时阶段了,出发前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问我,环境这么艰苦,你觉得值吗?现在我有了答案,我要认真的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