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关于加快教育卫生人才引进力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04-02 17:00 来源:政协提案委 浏览: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学校和医院基础设施已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就医环境有了较大提升和改观。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一、基本情况
  教育系统现有中小学187所,其中高中4所、初中31所、小学152所、公办幼儿园77所;在校学生96418人,其中高中12774人、初中15573人、小学42708人、在园幼儿25363人。现有6417名教师,其中小学教师 2749人,初中教师2276人,高中教师1086人,职中、进校、幼儿园、教研室、教育局等306人。编制是6824名,截止今年底缺编600余人。
  卫生系统城区单位8个,卫生院26个;现有人员1651人,其中城区1041人,卫生院610人。县编办核定编制1177名。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全县卫生系统缺编(城区和基层卫生院)2800余人。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人才总量不足。教育系统按照2005年县编办核定的编制,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县共缺编教师407名。加上2015年将退休205名,总缺编612名。卫生系统根据省政府文件
精神,县级公立医院就需要编制3375人,目前县级医院实际人数与要求相比人员远远不足。
  2、人才配置不合理。我县人才队伍相对滞后,从知识结构看,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缺乏学科带头人;从岗位分布上看,专业人才缺乏较为明显;从人员分布上看,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县级单位,而基层更为缺乏,特别在卫生院存在无资格上岗人员,造成人才资源分布失衡。
  3、人员进入机制不畅。教育系统采取省统招方式,各地所报计划一管三年,地方缺乏自主权;卫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条件过于严格,对个别用人单位设置了过高的门槛和条条框框,再加上复杂、繁琐的进人程序,加之编外聘用人员用人机制不活,编外聘用的人才很多都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考取相应执业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长时间不能解决编制,导致人心不稳,人才外流。
  4、配套政策不到位。由于我们对引进人才待遇无法和发达城市相比,加之缺乏优惠的政策,导致引进人才困难。
  三、建议
  1、及时补充缺编人员和编制不足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及时补充教育系统缺编人员,同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加大协调力度,尽快解决卫生人员编制不足问题。
  2、改革用人制度,畅通人员进入渠道。一是制定人才引进办法。对短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确保具备优秀专业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我县的教育卫生人才队伍。二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协调有关部门尽量简化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编制部门解决”的进人机制,建立起引进中、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对一些偏冷门的岗位要适当降低引进人才标准,以解决岗位紧缺现状。三是对知名院校采取提前发出招聘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不管是本县还是县外毕业生,均采取提前签订协议,予以招录并享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以逐步解决优秀人才、拔尖人才的储备工作,努力改变我县教育卫生单位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缺乏的现状。四是广辟渠道,引导教育卫生单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采取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引进优秀卫生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注入的引才机制。
  3、政策吸引,有效激励人才。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体制、制度的竞争,出台优惠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是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措施。一是建立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在职称评聘分开后,可实行高职低聘等人才聘用的动态管理机制,增强岗位竞争机制,对一些特别优秀,有管理才能的业务骨干,可破格提拔任用。二是县政府要建立“卫生人才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教育卫生单位宣传以及媒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等费用。三是是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其居住、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等提供帮助,给予适当照顾,主动关心,使其想干事,干成事,努力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 

提案人:张文革 穆全喜
2015年2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