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日,大荔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召开。县长王青峰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王青峰指出,美丽乡村建设到现在,已经有110个左右的村初步建成了美丽乡村。我们坚持再大干两年,争取把全县80%的村都变成公园、变成景区,2017年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大荔的老百姓彻底告别封建社会到现在几千年形成的差别、差距,就地过上城镇化生活,让城里人羡慕农村人,让全市全省全国的人羡慕大荔人。“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提升乡村基础。继续实施县乡道路、镇村广场、巷道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县所有村巷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率100%,县乡公路完好率100%,所有村综合服务中心拥有率100%,县乡主干道路红绿灯覆盖率100%。下势整治农村污水,对有条件的村实施巷道排水工程,全面建成“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省级卫生镇”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省级卫生村”创建率达到80%以上。大力推动“美丽乡镇”建设,绝大部分镇要建成“美丽乡镇”。
提升生态环境。按照省上“关中留水、陕南防水、陕北引水”精神,我县要实施“351工程”,即新建300个园林涝池,提升修建300亩工业园区供水湖、300亩港中旅景观湖、400亩同州湖二期湖面、5000亩沙苑生态湖、7000亩朝邑湿地湖等五个湖泊,逐步开发10万亩黄河湿地,全力打造“关中水乡”。实施“五年大栽树”行动,完成造林10万亩,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开展“花开万家、最美大荔”创建活动,对主干道路、街头空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全部栽花种草,建设景观节点,评选出一批最美村庄、最美路段、最美巷道、最美庭院、最美大荔人,让同州大地“处处风光处处景”。生态文明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不但要只争朝夕治理当前突出问题,还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为大荔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
提升乡村文明。大力开展“美丽银行”建设,让人民群众“参与美丽、储存美丽、共享美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核心,支持镇村制定乡规民约,传播热爱集体、孝敬老人、和睦乡邻等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发掘乡贤文化,保护好古村古寨古院落,打响隋文帝杨坚、“陕商故里”等文化品牌,让大荔再现乡愁,成为“梦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