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县政协委员雷孟师: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供给侧改革 推动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发布时间:2016-02-03 10:08 来源:政协大荔县十三届五次会议秘书处 浏览:

近年来,我县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建园区、强龙头、拓市场、树品牌等组合重拳,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养加布局不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壮大,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但去年以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影响下,农产品相继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卖难问题,桃、李、杏等水果及玉米价格大幅下滑,销路不畅,给主产区农民收入带来灭顶之灾。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过剩;或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有负面消息;或者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但实际上病根却在供给端,农民提供的农产品都是初级中低端产品,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萎缩,同时农民之间、产地之间形成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以奶粉为例,去年出现了奶贱伤农、甚至倒奶等事件,而香港的洋奶粉却在对我们实行限购。同样我县的冬枣在市场价格坚挺,销路良好,而山东的却无人问津。这都是需求侧和供给侧不相配套产生的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发展形势,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我县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质量更加契合消费者需要,把现代农业看大荔这一品牌做大做强做靓,力争我县“十三五”成为全国农业强县。重点抓四项工作:

一、推动农业园区提质增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我县农业园区起步较早,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含量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引领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的样板典范。下一步要在园区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一方面,全面实施“五治一品”工程,即治土、治水、治肥、治药、治添加剂和提升品牌,促进园区标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品牌化,把园区打造成高端农产品基地,辐射带动全县产业升级,淘汰落后初级产品生产,向高档精品农产品生产进军。另一方面,以园区为平台,融合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发展休闲农庄、乡村旅游、采摘体验、农业观光等创意农业,建设农业公园,推广“旅游+农业”模式,另辟农产品销售新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二、实施“三品一标”工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食以安为先,“瘦肉精”“苏丹红”“膨大剂”“增红素”等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恨之入骨,社会容忍度为“0”,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当地信誉、产品的销售。我县没有工矿污染企业,农业生产环境得天独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区域优势,全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生产,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广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打响大荔优质瓜果菜基地地域品牌,使大荔农产品成为安全农产品的代名词。同时,按照“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的思路,强化农业投入品管控,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推广“二维码”“耳标”等,让农产品带着“身份证”上市,落实生产者的责任,实现依法严管,全程监管,“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升级转型

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素质较高、对市场比较敏感,科技创新接受能力较强,社会责任和品牌意识较浓,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生产方面相比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有明显优势,能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引导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孵化发展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应运而生。另一方面,要引导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供给侧改革,发展适销对路农产品,并积极探索延伸产业链,向二三产业要效益。培育其树立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品牌意识,用信得过的产品、诚信的胆识闯市场、树品牌、做名牌,力争培育一批市场信赖的知名品牌,引领全县产业升级转型。

四、加快农产品电商发展,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

电商、微商是当前的新兴业态。众所周知,去年我县的冬枣销售较好,这里面电商、微商功不可没。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够便捷、快速的完成产品交易,而且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出来,用需求侧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我们也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力争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大显身手。一方面,要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是以返乡青年为主体,培育一批像“冬枣伯伯”“果子哥哥”一样的知名电商,把我们的“朋友圈”越做越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扩大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各种模式,拓展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大更阔的空间。

各位委员,世界这么大,消费市场这么广阔。只要我们紧盯需求侧,研究供给侧、分析供给侧、开发供给侧、改革供给侧,就一定能生产出符合需求侧的农产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