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永不退休的劳模——赵贤若
发布时间:2019-01-22 10:04 来源:中共大荔县委组织部 浏览:

近期,我们将集中展示一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营造对照先进、见贤思齐,奋力追赶超越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首期,我们聚焦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全国劳模——赵贤若,让我们一同向先进致敬!


“我宣布,‘中陕核杯’2018全国竞走锦标赛开赛!”

2018年9月,大荔县又一次迎来了全国竞走锦标赛。在比赛现场,有一批身穿红短袖的志愿者人群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便是“大荔县夕阳红义工大队”的服务人员。

夕阳红义工服务大队在大荔县已是家喻户晓,大队长赵贤若更是人人皆知,她的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时刻鼓舞和激励着那些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人和各个行业奋发有为的年轻人。

每周,赵贤若都会抽出时间,去看望一位病患任琪。走在熟悉的路上,看到她曾工作过30多年的供销社,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也成为大家的话题。

1963年,赵贤若初中毕业后在安仁镇新华大队参加生产劳动,同时还担任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1970年,由大队贫下中农协会推荐,经公社严格审查后,她被安仁镇供销社招收为代购代销员,在新华双代店从事代购代销工作。

在社会物资短缺的70年代,废品也是宝,国家非常重视废品收购工作,而农民也需要到双代店通过变卖鸡蛋、破铁烂铜废旧布头等解决和补充家庭的经济收入。

赵贤若说:“有些群众就嫌东西少,路远,不愿意跑路,不想到双代店里来,所以这一项工作一直搞不上去。”

1973年7月的一天,赵贤若到娘家赵家寨村送货,乡亲们顺便就把家里的废品拿过来让她带回去收购,仅仅三个小时她就收购了各类废品七百多斤,价值四十多元,比她上半年坐店收购的总和还多。

赵贤若说:“在我娘家收了这么多废品,对我启发很大,我觉得坐店等客收购废品是不行的。”

自1974年以来,她又进一步创新了废品收购业务,在每户群众家里让匠人做了“废品节约箱”和“头发积攒袋”,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她和同事们都会挑着担子、推着架子车到群众家里收购。

原大荔县供销联社党委书记王选民说:“当时,赵贤若同志走出门店收购废品的做法带动了全县废品收购工作的开展,走出了一条废品收购工作的新路子。她的做法在全县、全地区乃至全省推广。”

1979年,赵贤若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赵贤若说:“从那时刻起我就心里就暗暗的下了决心,我要为老百姓、为群众好好服务一辈子,为党、为国家奋斗一生。”

这个叫赵贤若妈妈的孩子就是任琪,在17岁的时候突发高烧,因家境困难耽误了治疗,导致脑瘫,现在已经37岁。多年来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

任琪的父亲任超说:“对我这个困难之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尤其是将我的病孩能当她自己的亲生子女关怀看待。如果没有她的帮忙和照顾,我很难想象,我们这个三口之家的精神能否支撑到现在。” 

参加工作以来,赵贤若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为群众服务上,两个女儿从生下来过了满月后,她就很少顾得上管。

二女儿余佳说:“从小到大我就对我妈有一种抱怨,就不理解为什么别的娃人家都能得到她妈的疼爱,而我却从来没得到过我妈对我的爱”

大女儿余亚莉说:“在外婆家吃饭,晚上跟奶奶睡觉。”

赵贤若说:“我就实在是对不起我这两个娃,说起来我真是……,那时候年轻还不在乎那事,现在娃一说我就心里难受的很。”

二女儿余佳说:“当我懂事了以后,我越来越能感觉到我妈是一种大爱,她是一种大格局。她把她的爱全部都奉献给了别人,而没有精力来管我们。”

大女儿余亚莉说:“当时也不理解,但是到现在这个年龄了也理解,非常理解,现在我们也都很支持她。”

1976年4月18日,全省要在安仁供销社召开废品收购和多种经营现场会,赵贤若怀着第三个孩子忙前忙后,肚子疼的实在受不了了,才让老伴骑着自行车带她到县医院妇产科检查。

原大荔县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郭青莲说:“已经有了轻微的宫缩,有点难过了,大家就劝她 说你不要走了,你就干脆待着,生了再回去,她说不行。”

回来的路上,赵贤若把孩子生在了距离安仁镇5公里的龙门村坡底下。由于坐自行车颠簸,羊水把孩子呛了,娃的气上不来,直到晚上12点,眼睁睁的看着孩子没有保住。

赵贤若说:“我嫂子四个女子,我两个女子,娶了两个媳妇还没有生个男娃,我刚生个男娃就把娃没了。”

二女儿余佳说:“这份痛应该是父母内心一辈子其实都抹不掉的。”

赵贤若说:“娃没了,我一个人在屋里,都不理我了。”

二女儿余佳说:“这在我婆去世之前都觉得是一生的遗憾。”

赵贤若说“娘家妈就陪着我,说你赶紧好好养你的身体,养好了你的工作还要干。”

2002年3月,赵贤若从县供销联社调到县政协工作,在她的坚持努力下,彻底解决了当时长期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2004年,从政协退休后,她又挑起了西郊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的重担。

2016年1月,由于年龄的原因,赵贤若从西郊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这个人生中最后一个公职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闲下来,整天还是琢磨着怎样继续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2016年1月26日,她又牵头和一些社区退休干部及社会爱心人士组成了一支义工服务队。

赵贤若说:“把退休下来的这些老同志组织起来,为社会上多做贡献,为群众多干点事。”

副大队长王荣智说:“我感觉这个想法很好,能发挥余热。”

副大队长王自莲说:“当她告诉我咱成立一支夕阳红义工大队,多搞一些公益事业这个想法时,我非常赞同。”

夕阳红义工服务大队除了围绕县上的中心工作和大型赛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外,还经常开展关爱老人,慰问保洁员,义务理发,关爱下一代成长等活动,他们的身影成为大荔县一道红色靓丽的风景线。

赵贤若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充满着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的正能量。她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许多人也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义务为社会服务。

队员朱帅说:“我感觉到他们年龄那么大了,还在为社会做着贡献,这种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加入到这个团队里来。”

副大队长马春燕说:“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义工服务大队,她的精神是我们永远前进的方向。”

副大队长成学峰说:“说句心里话,每次义工大队活动之后,我们这些老年人包括一些年轻的同志,身体确实有一些困乏,但我们是乐意的,我们的心情是舒坦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赵贤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工作、为大众服务,始终奋战在生产、经营、服务一线,一干就是将近50年。她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高高飘扬着;又像一座标杆,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