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梅,女,49岁,大荔县教研室教科研组组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陕西省校本研修指导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几十年来,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践行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的美好誓言,书写了一路芬芳、一路收获的教育梦想!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的教师梦,在八岁那一年,被一位知识丰富、美丽善良的年轻女教师杜清丽老师所唤起……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如果我是杜老师,那该多好啊!
16岁那年,我考上了大荔师范,在我心中萦绕了无数遍的“如果我是一位老师”终于变成现实了!三年的师范生活,我在如饥似渴地读书,学校图书室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毕业以后,我信心百倍地踏上了工作岗位。但是,由一名好学生变成一位好老师,谈何容易!其中的挫折、泪水自不必说,然而不管怎样,我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教学工作的无比执着,就像古诗所描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97年,我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1998年5月,我所任教的云棋小学将参加陕西省教师素质展示,我担任语文说课,总分150分中,语文说课占20分。重任在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陕西省素质展示前,我8岁的儿子因支气管炎未得到及时医治,引发了肺炎,需吊针5至7天。丈夫在乡镇工作,公公已经去世,婆婆又在四川成都,家中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需要照顾。所教六年级学生面临毕业,7月18日的素质展示还有大量的说课稿需要熟记!工作、生活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该怎么办?哪一样可以放弃,哪一样可以放松?扪心自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个独生子的母亲!作为孙子辈的媳妇!哪一样也不能放弃,不能放松!我把工作、生活做了精心的调配:白天,上课时一丝不苟地引导学生复习功课,下课后精心修改说课稿;晚上,再请护士来家里给孩子吊针,我一心一意守护在儿子身边,让他病弱的身体感受到母亲的关爱!
人常说:“再苦再难的日子,挺一挺就过去了。”确实,随着儿子身体的一天天康复,毕业考试也圆满结束了,我所代的语文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7月18日,陕西省教师素质展示那一天,我的语文说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说课时,观众席上没有一点声音,静得像午夜的广场,我绘声绘色的说课声回荡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说课完毕,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1998年9月,我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捧着红彤彤的证书和沉甸甸的金色奖章,我没有陶醉,而是像汪国真在《荣誉》一首诗中所说的:“奖牌是一阵风,金杯是一阵雨,跋涉才是太阳呵,永恒地照耀,心灵的土地。”
厚积薄发,阅读陪伴一生
职业追求的基础是不间断地学习、提高,厚积,才会薄发。我自幼爱好读书,上小学、初中时,父母买书给我读。父亲是老牌师范毕业生,他用读书看报引领我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一有时间就读书,经常在厕所里、休息日、火车上、睡前抱着书如饥似渴地阅读。
师范三年,我阅读了三年。大荔师范的图书室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由买书变成了借书,免费读书、读好书的惊喜,让我如饥似渴:《福尔摩斯探案集》《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忏悔录》《红与黑》《茶花女》《雾都孤儿》《飘》《安娜·卡列宁娜》等,一本又一本的世界名著让我乐不思蜀。
1986年师范毕业,阅读伴随至今,从未间断。要做一位好教师,语言必须过关,简洁流畅、准确到位、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做一位好教师的基础。怎么维持标准的语言表达能力,惟有阅读!怎么能够有效阅读?读好书,读有文化底蕴的书。我主要选择的是读《红楼梦》,《红楼梦》伴随了我整个的名师成长史!《红楼梦》在我床头放了十几年,我将这本书阅读了至少六、七遍。
到了教研室,工作性质没有在学校那么忙乱,有更多的时间选书、读书,随着文化底蕴的逐渐深厚,我更喜欢阅读国学经典类书目:《道德经》《论语》《三言二拍》《唐宋八大家作品集》《哲学的盛宴》等,阅读,助推我的事业走向巅峰!
奉献青春,热血践行教育梦
担任城区学校管理人员,初心不改
2000年,我担任红楼小学教导主任,兼带语文科。我想:看着教师干,不如领着教师干。于是,红楼小学年年全镇倒数第一的一个班,五年级二班,我主动接手来带。一个学期下来,由倒数第一变成正数第一。
2002年,我被任命为城关镇学门前小学主管教学副校长,兼代三、四年级思品课,年年思品科全镇统考都是同年级第一名。所以,抓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教师没有不服气的。
十年如一日,搞好教学研究工作
2006年,担任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教学研究工作,从此扬帆起航!教研员的业务工作,样样干好:如搞好命题工作;抓好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做好质量分析工作;抓好教学研究工作(包含研读课标、深钻教材、引领课堂改革等);
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开展课题研究;带好名师骨干团队;搞好教学竞赛活动等。
在教研员这个岗位上,我一干就是10年。我把自己最灿烂的年华奉献给了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就像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用一腔热血践行自己一生追寻的教育梦!
2003年11月,我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陕西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2006-2011年,两次参加渭南市第三、第四次党代会;
2011年12月,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2012年10月,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中小学校本研修指导专家;
2014年9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教研员。
担任教研室科研组组长,初心永驻
2017年,担任教研室科研组组长,负责我县教师培训、校本研修、课题研究、成果申报等工作。
自2016年暑假至今,我县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六期大荔县中小学校长教师寒暑假全员培训工作,累计培训校长教师20000余人次。
2017—2018年,我县作为陕西省第二批A类项目县,组织实施了多项国培项目。其中有:与西北大学协作完成“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及培训团队送教下乡活动,培训教师550人;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协作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及工作坊研修项目,培训教师4654人;与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协作完成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网络研修培训项目,培训中小学校园长235人,两年共培训乡村校长教师5439人。
2017年元月,我县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校本研修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我县被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授予“国培计划2017”陕西省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优秀示范区县。
2018年8月1日,在暑假培训期间,《教师报》以“大荔教育何以‘成功逆袭’”为题整版报道了大荔教育;《陕西教育》第9期,以“是什么唤醒了大荔教育的青山绿水”为题深度报道了大荔教育。
在教育战线这片热土上,我初心不改,一生追寻教育梦。用勤奋铸就辉煌,用奉献书写崇高,用创造点染满园春色,用柔肠铁骨铸就一代教育人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