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关于印发《“车让人 人守规”交通违法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室、所、队:
现将我大队制定的《“车让人 人守规”交通违法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特此通知
大荔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2019年7月24日
“车让人 人守规”交通违法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车让人 人守规”文明交通实践行动视频会议精神,切实推进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按照支队《“车让人 人守规”交通违法集中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大队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县范围深入开展“车让人 人守规”交通违法集中整治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公通字[2019]16号)通知要求,以“遵守交规、车辆礼让、行人守规、人车和谐、交通顺畅、人民满意”为目标,通过常态长效治理,文明礼让规则深入人心,行人非机动车遵规率、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率不断上升,行人过街安全设施不断完善,因行人非机动车和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逐年下降,人民群众平安出行、顺畅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组织领导
大队成立“车让人 人守规”文明交通实践行动领导小组,大队长杨格任组长,教导员柴红军、副大队长张军民为副组长,大队其他领导和各室所队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秩序管理中队,秩序管理中队中队长王海龙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指挥协调、信息收集和上传下达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宣传引导先行,形成强大声势(法制督察中队)
1、推动交通规则社会熟知。深入运输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驾校、社区,并在各业务窗口和城区主要路口,通过张贴海报、设置展板、发放材料、承诺签约,以及利用“双微”新媒体等方式,行人过马路、机动车如何让行等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普法基础,引导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自觉遵守过街通行规则,自觉抵制闯红灯违法行为,并广泛宣传机动车让行斑马线法律规定,使广大机动车驾驶人明确掌握、熟记应用让行规则。
2、宣传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媒联动,利用主流媒体、公益广告等方式,集中宣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和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的危害,集中曝光一批典型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和事故案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引导机动车驾驶人自觉遵法守规、安全文明礼让。
3、推动重点车辆示范。从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等重点车辆入手,会同相关部门指导运输企业、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带头开展主题创建活动,教育引导重点车辆驾驶人遵守让行规定,率先示范引领。
4、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治理。积极探索开展交通违法“随手拍”等活动,试行市民监督、举报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和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引导公众共同参与、维护良好城市交通环境。
(二)深化科技应用,完善信号设施(秩序管理中队)
1、积极推广不礼让抓拍系统。根据实际情况, 8月底前在主城区至少建成2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要按照《人行横道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1244—2015),在重点区域、路口增设完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推广应用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自动抓拍设备,全天候严查严管不礼让斑马线等违法行为。同时在9月底前,在主城区选择人流量集中的重要路口建成1处行人闯红灯警示设备,引进人脸自动识别技术,自动抓拍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
2、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按照《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等标准规范,对所有路口路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斑马线应划必划、信号灯应设必设,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3、优化行人过街设施。在商业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交通聚集点附近道路,适当增加过街设施数量,确保满足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需求,要联合住建部门共同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切实保障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安全。在主干路行人流量大或行人难以通过的危险路段,推动相关部门积极建设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需求的各种过街设施,要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带头开展礼让活动。
4、继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对无信号控制的斑马线,在斑马线前的路面设置停止线和斑马线预告标识,配合设置斑马线指示标志,并根据需要增设补画减速、“礼让行人”“车让人”等提示警示标志标线,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提前发现、依法礼让。结合实际,适当增加立体斑马线、发光斑马线或铺设彩色路面,提高视认效果。
5、调整交通信号灯。对城区所有红绿灯配时进行排查,优化交通信号灯相位和配时,重点解决信号配时不合理、信号相位冲突、行人过街时间不足或过街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尤其是重要路口十字、学生放学、单位上下班时段的灯控措施,一定要有科学应对办法。
(三)开展集中整治,常态长效化治理(城区、特勤中队)
1、突出重点抓整治。以学校、医院、车站、商业区等周边道路行人流量大、秩序混乱、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多发的路口路段为重点区域,以早晚高峰为重点时段,加大现场查纠力度。以城区主干路为重点,划定严管道路,城区中队以地运司、县医院、红楼小学出入口为重点,上足警力和设施设备,逐路口、逐道路开展攻坚,并逐步拓展,梯次推进,不断将治理工作由主干路向支路延伸,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延伸;特勤中队以中医院、实验小学及西三环为重点开展整治,形成行人非机动车遵守信号灯通行、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良好示范辐射效应。
2、定时组织统一行动。每月1日、16日为全省“车让人 人守规”违法整治统一行动日。要以“周三文明交通礼让日”为抓手,持续严管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车不让人等交通违法。要强化重点路口(段)、重点时段治理,全覆盖查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用足罚款、记分手段,严格执法,形成处罚一例、教育一片的整治效果。
3、强化日常执法管理。要本着宣传教育与严格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现场执法,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加强日常执法管理,提高执法管控效能。严格规范处罚。充分利用好执法记录仪,及时固定违法行为证据,针对非机动车、行人违法的严重程度和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严格落实批评教育、罚款处罚等不同执法层级标准,形成高压态势和震慑作用;对发生违法行为的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提高教育处罚力度,可以采取设立学习教育点,采取观看违法事故视频、学习抄录交通安全法规、参加志愿劝导活动等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对于无理取闹、拒不服从纠正,严重阻碍民警执行公务的违法人员,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4、组织志愿者劝导活动。要协调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在校学生、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到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及时劝阻、纠正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车让人 人守规” 文明交通实践行动的重要意义。要强化组织领导,对城区各主要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定详细整治计划,推动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二)严格规范执法。要坚持违法处罚与教育引导相结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实现整治效果。要加强执法教育培训,加强执法安全防护,严格队伍管理,杜绝因执法不当引发负面舆情和媒体炒作。要维护执法权威,对妨碍执勤执法的,一律严格依法查处,切实维护执法民警和执勤辅警权益。
(三)强化考核总结。城区、特勤中队要将行人非机动车遵守交通信号灯和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治理情况纳入日常勤务工作,引导民警主动严查违法、严管秩序。大队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执法考核,定期分析活动开展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针对性改进工作措施,确保全县“斑马线上我文明”主题创建活动整体推进。
联系人:董欣 1599113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