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省级劳模张晓民
发布时间:2021-04-21 14:13 来源:大荔县总工会 浏览:

张晓民,男,汉族,中共党员,陕西大荔人,1970年2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大荔县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从事财政工作29年来,张晓民同志躬身践行新时代财政人“为公理财、为民服务”责任担当,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服务改革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财政改革、缓解财政困难、防范财政风险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个人先后荣获渭南市先进会计工作者、大荔县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杰出青年、行业岗位奉献标兵等殊荣。2019年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2019年6月25日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怀民心,穷财政也要撑起大民生

张晓民一直有一个理念,大荔财政穷,钱从哪里来?先从转变思想观念中来。从长远说,要培植做强工业,壮大财政,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累;从近期说,就是要利用上级的利好政策,从政策文件中找争取资金的机会。用他的话讲,中央的每一个财政金融文件,其实都给老百姓带着实惠,关键要看我们研究透了没有,研究到位了没有。只要能敏锐的抓住每一个政策机会,迅速对接,一定能争取到“真金白银”。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张晓民就带领大荔财政一班人结合县域实际认真研究乡村振兴的文件精神,大胆尝试从“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上寻找制约乡村振兴的突破口,2018年9月份牵头组织成立了大荔县农业投资公司,通过财政资金“拨改投”,建立了“产业带动型、管理服务型、土地入股型”等运营模式,集中扶持了冬枣、西甜瓜、红萝卜、红薯等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起了财政资金“投入--运营--收益--退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2018年以来,累计整合“拨改投”资金29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300余万元,集中扶持的41个行政村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相继落地实施,首批扶持的21个村实现村均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产业扶持、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从实践情况看,随着村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投入到组织运转、基础设施建设等村内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资金将有效增加,自我发展、自我治理能力得以增强,逐步摆脱依靠向上级要钱过日子的窘境。

多年来,张晓民带领大荔财政团队,正是注重政策的研究、规范的管理以及与中省市建立的良好业务沟通渠道,大荔县各项转移支付补助逐年实现较快增长,对保障“三保”、促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铸匠心,重实干推动财政改革永立潮头敢为先

“没有雨伞的孩子, 必须更懂得努力向前奔跑。”张晓民经常对同事们说,“无论我们多么困难,都要咬紧牙关,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用汗水换成绩。”

为了确保每一笔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早在2012年,张晓民便在大荔着手尝试实施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当时的做法是,规范部门财政资金申报程序,强化专项资金前期预算审查,确保财政资金科学安排、合理使用。

2014年底,他带领工作人员在对城管局2015年商贸大道绿化管护专项资金预算进行前期审查时,发现仅绿化管护设备购置资金就达到40余万元,再加上管护人员工资以及绿化管护资金,共需投入167万元。立足节约开支、提高管护效果,通过实地调研座谈后,他大胆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将商贸大道绿化管护进行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最终节约财政支出近90万元,管护成本下降了一多半。从近几年实施效果看,这一路段是全县目前绿化管护最好的路段。

正是有了前几年的尝试、实践和实干,张晓民的工作信心更足,干劲更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颁布以后,在张晓民的主导下,大荔县财政局第一时间成立了财政局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专班,邀请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专家为全县部门单位举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专题培训班,同时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定出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县镇两级、部门联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建成启用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建立分年度、分预算单位、分资金性质的县级预算绩效目标指标库,实现了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之间设置绩效指标信息互联互通,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县级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基本建成,“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成为部门单位共识共动。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丰收的喜悦。在财政部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考核中,大荔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五位,2018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优秀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连续五年荣获全省优秀等次,2019年、2020年省对市县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考核位居全省前列。

守初心,钱袋子紧系着党心党性

怎样管好钱袋子,保证每一笔资金的运行平稳,是他在日常财政财务管理中思考最多的。为此,他尽心尽力做实做好财政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不遗余力做精做细打基础利长远的发展工作。

针对“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制度取消后,部门单位财会人员青黄不接,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资金管理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他主导恢复了预算单位财务会计月报制度,建立了财务运行季度常态化检查机制,促使部门单位财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得以规范提升。

围绕加强涉农资金安全监管,确保老百姓的吃饭钱、救命钱不折不扣的发到群众手中,早在2012年,他就借鉴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制度,建立了基层财政资金稽核机制,镇村财政收支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更好地促进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

紧扣打赢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他顶住压力,坚持原则,精心组织开展全县政府债务管理专题培训班,主动上门服务,面对面给部门主要负责人宣传讲解政府债务管理政策,将政府债务压力层层有效传导,促使部门单位从最初的不理解逐渐转变为后来的全力配合支持,理念彻底转变。在他的主导下,大荔县财政局很快又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定出台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实施意见,确定了“拾清债务底子、制定可行方案、拓宽化债渠道、建立长效机制”的化债工作总体思路和落实举措全方位、动态化的债务管理格局更加牢靠,政府债务余额多年来位于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线以内。2018年、2019年,大荔县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政府债务管理绩效“一等”评价。

“财政工作是我们的生命,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财政人,是普通人,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本分工作,忠诚奉献,是我们的初心;财政人,也是高尚的人,为公理财,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卓越高效,是我们的使命。”张晓民经常对同事们讲到。

一个财政工作者,一个共产党人,或许,这便是支撑这位穷尽半生奔波奔跑着的财政人心中最为质朴的初心和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