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荔县农业农村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双轮驱动”, 站位“三个率先”,坚持不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聚力国家级示范区产业园创建,聚焦“三农”重点工作,守牢农村疫情防线,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这一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先后荣获2021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入列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执法示范窗口和示范单位;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全国推广大荔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大荔乡村建设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农业农村公共服务优秀成果;先后在2022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全国农业农村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视频会、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暨“三农”重点工作视频会、全省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和设施渔业推进会等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绿色食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暨“陕西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特别是2022年4月,我县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成为渭南市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稳粮保供促增收
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双增长”
2022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23.85万亩,总产达到43.19万吨。其中55万亩夏粮产量23.06万吨,同比增长3%左右;68.85万亩秋粮玉米产量20.13万吨,同比增幅5.7%。6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陕西大荔多措并举,晚播小麦喜获丰收”为题,现场直播报道我县“三夏”工作。抓实粮食规模化经营三年行动,建设粮食规模化经营吨粮田核心示范区4万亩,辐射带动区8万亩,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双轮驱动”强产业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培育安仁小坡、羌白八鱼、许庄黄家、冯村雷寨果业特色产业示范村10个。完成改造低质低效果园5.9万亩,累计完成高接换头及果园更新面积8080亩;2022年,提升改造设施面积15800亩, 设施蔬菜机械化装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全县猪存栏34.5万头,牛存栏5.07万头,羊存栏19万只,家禽存栏125万羽。肉蛋奶产量达到5.45万吨、1万吨、7.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25.6亿元;2022年全县放养水面3.9万亩,生产成鱼2.75万吨,完成渔业生产总值4.33亿元。2022年12月,我县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开展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和捡拾打捆、免耕播种等机械化技术,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落实落地,实现增产增效目标。
产业园示范区建设实现新跨越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正顺利实施,2022年4月,我县又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填补了渭南市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白。截至目前,我县共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园(园区)1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三产”融合进程加快。我县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拓展农业休闲体验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深度融合。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深化融合发展。全县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主体150余家,年加工能力46万吨,销售收入17亿元;冬枣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02亿元。我县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3A级景区8个,精品旅游线路5条。2022年5月,我县又荣获2021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县”。
经营体系上规模
新型经营主体激发“新动能”
持续加快主体培育,年内新认定家庭农场21家,新培育认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示范主体55家;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引导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针对小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年度服务面积38万亩,带动小农户40000多个。上半年认定了295名职业农民。下半年,我们组织400名学员分别参加粮食、冬枣、粮油生产机械化等7个专业班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为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强化监管增效益
再续农产品质量安全“新篇章”
4月23日,“大荔冬枣”作为首批品牌入驻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亮相迪拜世博会。“大荔冬枣”荣获2021年“陕西好商标”。2022年我县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产品认证1个,中国良好农业规范1个。2022年度,全县共检测样品1245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8%以上。
生态宜居再发力
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开工建设178座村级生活垃圾收集压缩站点,配备转运车辆转运至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理,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资源化处理模式;农村改厕6000套;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好转,严通村、畅家村被命名为陕西省“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落实落细疫情防控举措
助农战“病魔”谱写干群“鱼水情”
严格落实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对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筑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在疫情形势处于严峻复杂态势时期,农业农村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立即启动局属各单位包联机制,局领导及下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一线督促协调指导,连续作战,压紧压实指导监督责任,开展科学防控,精准包联,顺利完成农村疫情防控的各项任务,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将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