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羌白镇“五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1-04-22 16:11 来源:羌白镇 作者:李世居 高婉芬 浏览:

4月21日,在羌白镇留村扶贫产业园,正在采摘“博阳9”甜瓜的瓜农李富平高兴地告诉记者,他栽植的这棚瓜目前已经采摘了两茬,亩产预计在2万斤,每斤卖到超市都在8--10元,今年每棚收入不低于10万元。这是大荔县羌白镇发展“五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羌白镇在抓好粮食生产不放松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不断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强创新带动,形成了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扶贫产业、家庭农场、沙漠旅游等“五大”特色产业,打造出冬枣、哈密瓜、葡萄、西瓜、甜瓜等“一村一品”的品牌。

明水产业园是全县首家建成的“农投+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社员”的合作模式产业园,种植设施大棚50个,眼下大棚葱葱绿绿,瓜繁叶茂,硕果累累。园区负责人刘林峰看着即将成熟的甜瓜,满怀喜悦,预计可为村集体积累十多万元,园区成为产业强村、富民、助力脱贫攻坚的好产业,带动了周边群众种植甜瓜的积极性,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小甜瓜,三万亩小甜瓜走俏山西、河南、浙江、湖南、湖北和南方市场。

在大荔县新禧种植家庭农场,正在这里下乡调研的羌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建勇,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里采用“合作社+农场+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让冬枣管理栽植技术辐射到周边,引导群众走上科技致富路的典型经验。

据悉,新禧种植家庭农场为提高周边300多户农民种植冬枣的科技水平,围绕冬枣的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为社员提供一条龙的指导帮助服务,并在园区建起五座高效示范棚“教学棚”,用智慧物联网管理平台,手机调控棚内温度和湿度,利用物理防治病虫害,杜绝用农药化肥等,给社员提供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冬枣品质,达到绿色食品。

羌白镇石碑村是一个有着栽植哈密瓜20多年有名的“哈密瓜村”村子该产业为群众增产增收打下好的基础,全村每年哈密瓜面积都在3千亩左右,亩收入在8千元左右。种植大户王正义凭着20年务瓜的经验,今年又种了12亩,他告诉前来调研的镇村干部,等6月份哈密瓜成熟销售后,再种一料秋延椒,每亩地一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比种啥都好。

新颖现代农业示范园依照“技术托管+入园经营+入园务工+劳力分红+土地保障”的“5+”产业帮扶措施,帮助当地农村更好的解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在发展旅游业中,羌白镇按照“1+”和“旅游旺县”的发展思路,利用沙漠沙丘,打造出“同州沙漠”景区,建成千亩沙漠大赛场,配套旅游项目包括骆驼队,沙滩摩托车等设施,游客到这里可尽情享受到滑沙、摩托车沙海冲浪,骑上骆驼体会进沙漠的感觉,让游客不出陕西就能体验到沙漠风情,如今,同州沙漠这个地方已成为吸引游客休闲娱乐、赛车竞技、滑沙骑马的好去处。

“基础实、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成为羌白镇发展目标,以特色产业带动和乡村旅游等多产融合,架起了政府、农户、合作社之间的合作桥梁,助推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为发展农村经济,奋力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